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铸牢活动集锦第15期

日期:2024-12-09来源: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访问量:

灵武市

灵武市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探索创建“镇河塔社区”互嵌式样板,打造完整社区。培育“石榴籽”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红石榴就业行动”示范样本,构建以“红石榴家政”“石榴籽车间”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阵地,广泛开展系列招聘活动,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十个一”系列活动,举办“古韵灵州一家亲”各民族交往联谊活动700余场次,用心用情办好各族群众家门口的小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放心、安心的港湾。

金凤区

金凤区清馨苑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建立便民服务、综合治理、教育实践等多个功能区,发挥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作用,广泛开展绘画辅导、政策宣讲、文艺汇演、协商议事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引导全民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武口区

大武口区通过“五嵌五促”,打造“邻里汇”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区结构,不断整合辖区医院、学校、商圈等“N”类资源,深入开展“1+N”行动,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盘活辖区约3000余平方米网格阵地,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长城街道鸣沙社区将“文化体验”与“烟火气”相结合,打造“家门口”共享集市,先后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守望相助邻里情”“粽叶飘香 民族团结情意浓”等主题活动10余场次,推动各族居民在共居共乐中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团结协作。

兴庆区

兴庆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以“332”工作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将法治宣传、检察亮点与铸牢深度融合,形成“石榴籽”检察工作室等8个品牌,成立石榴籽为民办实事等4个志愿服务团队,依托“法治副校长”举措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积极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法治思维,累计开展法治宣讲50余次,覆盖师生3万余人。

盐池县

盐池县芙蓉社区紧紧围绕“老有颐养”目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用活社区各类闲置场所,因地制宜嵌入托老养老、社区助餐、生活便民、文化休闲等功能,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以实实在在的效果解民忧、暖民心,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进一步补齐了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打通了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小饭桌”服务“大民生”让社区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安民,成为承载各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青铜峡市

青铜峡市峡口镇任桥村利用“三会一课”、党员冬季轮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培训,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不断丰富宣讲形式,通过市宣讲员下村讲、包村领导带头讲、村党支部书记反复讲等方式,广泛对全村群众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宣讲宣传,同时创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引进信息机和VR体验区,增加展厅科技感和体验感,打造各族群众共享共学的主题教育馆,提升党员群众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理解,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基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村营造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泾源县

泾源县百泉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N”工作机制,以社区治理为切入点,深化社区治理方式组建党员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帮扶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信息员志愿服务队伍等,化解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小抓早抓苗头,力争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使社区各族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并且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做和睦邻居,交知心朋友,不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