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民族工作

铸牢活动集锦第23期

日期:2025-04-17来源: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访问量:

中卫市

中卫市抓好课堂教学“第一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第十一小学依托“国培计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暨师德师风培训主要内容,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开展“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进班级、进课堂等“双进”方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灵深处。海原县第四小学以主题班会为载体,通过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组织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让学生们在感受精彩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

沙坡头区

沙坡头区文昌镇世纪花园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红网联动·世纪红”党建品牌,将辖区细分为10个网格单元,建立“小板凳”志愿服务队,推动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等“微力量”下沉网格,加强网格治理力量。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事业,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为愿景,建立小区“一对一”帮扶关怀机制,针对不同民族居民的特定需求,社区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42件。

红寺堡区

红寺堡区新民街道罗山社区组织辖区老年人开展“银发乐堂,演绎邻里歌舞情”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歌舞的形式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传递出邻里之间的温暖与默契,既丰富了自身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展现出邻里之间深深的爱与关怀。

青铜峡市

青铜峡市铝厂社区始终坚持红色引领,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血脉、挖掘青铝精神,树立青铝“家”文化。社区充分挖掘老一辈青铝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成立由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劳动模范等各类人员组成的“忘年交”宣讲团,为辖区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开展红色故事宣讲60余场次,以文化力量汇聚社企发展向心力。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主阵地,组建“青春迷彩”小分队,创新“静态+动态”“日常+专题”思路,组织广大退役军人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各类活动,彼此融入,以青铝“家”文化激发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为社区发展贡献军人力量。

平罗县

平罗县城关第八小学思政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校园景观,充分发挥了优秀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有效提升学校思政文化育人效果。定期开展长廊思政课,通过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平罗县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完善课程建设、构建形成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横向贯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彭阳县

彭阳县茹河街社区建立干部包户机制,强化“一对一”政策服务和人文关怀,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和各项惠民政策讲清楚、讲透彻,让党的好政策真正进家庭、惠群众,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引导移民群众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各民族互嵌融合,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安定。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对移民劳动力情况进行“大排查、大起底”,落实好“一人一策”,通过“点对点”输送、就近就地转移、开发岗位兜底、政策扶持创业等形式,帮扶移民群众实现就业。开放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利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各族居民同过节、共团聚,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感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