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工作动态(第20期)
贺兰县
贺兰县打造“实体+网络”宣传矩阵,依托党校主体培训班、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主题广场、长廊、绘画墙等宣传阵地,同时提升“石榴云”平台宣传成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创作黄河石画《宁夏21景》、小品《家和万事兴》等文化精品,原创音乐视频《大黄河》网络点击量超过500万,使各族群众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永宁县
永宁县用好中共宁夏工委纪念馆、红色印记主题教育展示中心等红色教育资源,创排《崔景岳在宁夏》等文艺作品,打响“红心向党 赓续传承”红色教育品牌,开展实景化宣讲教育4800余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引导各族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真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等活动,培育出“向日葵”、“蓝丝带”、“微笑大妈”等志愿服务队伍241支,擦亮“文明永宁 实践有我”志愿服务品牌,不断丰富“爱在永宁 籽籽同心”品牌内涵,开展机关“同心聚政·先锋引领”、学校“启智润心·萌星慧园”、社区“守望相助·和美家园”、乡村“乡韵融情·凝心筑梦”、企业“合创共融·亲情一家”、宗教活动场所“清风雅韵·崇德沐心”、新经济组织“新心同向·奋进新程”等系列特色活动,累计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个,自治区级27个,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蔚然成风。
灵武市
灵武市以青少年交流计划为抓手,优化升级“七彩假期”服务模式,开展“满天星”足球夏令营活动,打造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举办“闽宁少年跨山海 接续铸牢共同体”“我的青春在宁夏”等各类“红石榴·一家亲”研学活动,联合广西、云南开展“红领巾爱祖国 石榴花开一家亲”主题云队课,引导各族青少年在共享文化活动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大武口区
大武口区统战系统开展“以陶为媒 与瓷相遇 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知联会、新联会、侨联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活动让参与者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在陶瓷绘画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了解了陶瓷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展现形式,也让大家在动手体验中进一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
兴庆区
兴庆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托公共文化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铸牢宣传教育活动,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广泛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教育、“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1530余场次;坚持典型选树,厚植德治根基,持续擦亮“德耀兴庆”品牌,深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工作,评选“身边好人”、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先进典型438人;成立兴庆区“道德模范宣讲团”,广泛开展“听好人故事、向榜样学习、争当模范人物”活动,举办先进典型宣讲会、事迹发布会、专题展览等学习宣传活动260余场次。
青铜峡市
青铜峡市妇联积极发挥妇联组织联系服务妇女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全市“妇女之家”“巾帼讲堂”等线上线下载体作用,拓广度、挖深度、强效度,累计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巾帼心向党”等巡讲40余场次,参与学习妇女群众2000余人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贯穿于妇联工作各个环节,有形有感有效做好凝聚妇女、增进团结、关爱群众的工作,不断激发巾帼新活力,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红色家风,搜集整理青铜峡红色文化资源和清廉家风故事,引导干部群众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
同心县
同心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宣讲活动,组织薪火相传“五老”宣讲团到红寺堡区太阳山中小学、韦州镇中心完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挖掘辖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青少年内心深入,引导学生牢固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