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工作动态(第25期)
中卫市
中卫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以新课表、新教材、新课堂为依托,深化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全市30所学校的37名骨干教师成立“石榴籽”备课组,赴北方民族大学观摩学习,打磨各学段“石榴籽”课24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固本强基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有机融入主题班会、团日队日中,全市513所学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200余场次,覆盖师生1万余人次,引导各族学生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依托课后实践活动,打造青少年学习成长“第二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有形有感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
泾源县
泾源县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立足为民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建立“邻里能人库”,坚持党员示范、居民代表带动、群众普遍参与,建立一批“知心大姐”“邻里互助小组”等,用心用情办理民生实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健全网格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建立邻里议事机制,全面推行“邻里说事、邻里议事、邻里办事、邻里评事、邻里晒事”的“五事工作法”,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建起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美社区新图景。
平罗县
平罗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团结进步月”等节点,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等的宣传力度,让法律法规知识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风险体制机制,定期召开风险研判会议,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贺兰县
贺兰县积极培树先进模范人物,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阮世忠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通过贺兰文艺、石榴云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我县模范典型先进事迹,带动各族群众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争当民族团结榜样。同时在社区培育了团结社区“团结绽放石榴红 幸福满圈同心圆”创建品牌,在机关培育了妇联“石榴联心巾帼红 七好之家万事兴”创建品牌,在学校培育了贺兰三小“团结星聚满天星 石榴红伴少年行”创建品牌,在企业培育了金贵牡丹花乡“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共同致富”创建品牌,在乡村打造了永兴村“黄河金岸人水亲 花田香蟹水乡美”等创建品牌,推动创建工作增点延链、增量扩面、增效提质。
金凤区
金凤区充分发挥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阵地作用,开展“红色精神薪火传 英烈故事颂党恩”“狼牙山五壮士情景剧”等主题话剧、军事体验活动,通过实地实物、互动体验等开展现场教学,让青少年通过实景了解党的历史、戍边英雄、民族团结故事。同时将非遗传承融入到课程开发、教学活动、学生创作中,通过文化演出、知识讲座、手工制作等形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举办“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12场次。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将长城、黄河、宁夏人的“父亲山、母亲河”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与共鸣,创新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西夏区
西夏区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调整完善小区、庄点、学校等结构分布,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创造条件。持续放大“结亲互助”品牌效应,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架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连心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红石榴就业行动”,各族群众就业渠道不断拓宽,辖区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举办“贺兰山下石榴红”文艺作品展览等系列活动500余场次,吸引3万余名各族群众参加,西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累计接待各族群众8万余人次。编创“铸牢”手绘长图44期,在中国民族报连载推广。打造“铸牢”主题教育展厅、长廊、街区等教育阵地6个、学习角1000个,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抬头可以看、随手可以学、处处能感受。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