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工作动态(第27期)
银川市
银川市委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制定示范创建工作指引“1+7”测评指标体系,市政府制定政府系统推进“十个到位”32条具体措施,推进各领域精耕细作。深化“互联网+铸牢”行动,推出“银银带你看银川”Vlog、“榴铸青春银得未来”等3个融媒宣传品牌,累计发布作品343期,浏览量达3700万人次。推动“小宁大讲堂”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组建200余个“石榴籽”宣讲团,广泛开展“百场万人”大宣讲,举办模范事迹宣讲报告会10余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深入探索“七进”活动与重要节庆、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形式、延伸半径,有形有感有效示范创建。创新开展“双月”互学互查互评活动,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全力推动创建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累计巩固提升示范点176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21个,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全覆盖。
盐池县
盐池县构建多部门联合、多地区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联合县委统战部、县教体局等部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20余场,联动福建石狮市、重庆綦江区、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多地开展青少年书信手拉手、主题云队课等融情交流活动10余场,盐池县2篇作品在吴忠市青少年民族团结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广泛开展“希望工程”“微心愿”等公益活动,累计筹资650余万元,打造“希望小屋”16个,捐赠“希望书桌”200余套,为800余名青少年点亮微心愿,为3000余名学生捐赠眼镜,组织各族青少年前往唐平庄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等红色研学活动15次,切实让各族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知晓福在何处、惠从何来,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组织各族青少年实施青春建功行动,构建“岗号队手赛盟团”七位一体青年建功体系,实施“青农贷”“青年助企服务团”“小小发明家”等项目,围绕青年现实需求,开展创业大赛、就业培训等活动17场,举办“‘爱’在盐州‘青’听心声”等青年交友活动7场,全面构建起各族青少年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成长成才环境。
金凤区
金凤区在多个社区打造“邻里互助站”“石榴籽警务室”等特色服务阵地,设立舞蹈队、健身队、合唱队等多元文化队伍,开展合唱、舞蹈、秦腔等活动千余场。常态化举办“我们的节日”“中华文化周”“邻里一家亲”活动,推出《回到凤凰城》《沙海良田》等民俗文化节目,为各族群众提供“家门口”日间照料、就近就医、就近就餐、就近文娱。通过成立社区“邻里互助社”“邻里互助会”等“互助组织”10余个,组建“团结管家志愿服务队”“幸福石榴籽志愿队”50余个,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2000余件,提供高效社区服务1.5万次,惠及群众8万人次,形成共建共治社区治理新格局。
永宁县
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审批业务我来讲大讲堂活动,开设“石榴籽”帮办代办服务窗口、永宁县四季鲜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三级覆盖”,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材料指导、证照办理“一站式”服务,打造“一窗通办+产业赋能”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与民族团结互融互促。
隆德县
隆德县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在《隆德新闻》、“隆德发布”微信公众号、水墨隆德App等开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整治高额彩礼助力文明乡风”等专题专栏,利用电子屏、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深化“我们的节日”“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年画进万家”“梨园家风诵”“青春有约·团缘七夕”等主题活动120余场次。在全县13个乡镇 21个村推广杨野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经验做法,设置公益老饭桌、红色放映室、爱心洗衣房、爱心理发屋、健康义诊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场所,全面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