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工作动态(第30期)
吴忠市
吴忠市立足实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市重大活动,通过群众性活动深化宣传教育。成功举办第21届社区邻居节、村“BA”等特色活动,评选第八届"石榴籽"杯民族团结征文40篇、短视频6部,制作“石榴籽微讲堂”视频60余期,推动宣传教育有声有色。建立市县两级“1+5”宣讲体系,依托“红融融”“兰花芬芳”“薪火相传”等78个宣讲品牌开展互动宣讲620余场次,推出“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展播40余期,广泛宣传李小平、张丽萍等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以身边榜样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打造牛家坊“石榴籽”创业街等200余个实践阵地,开通3条“红石榴”公交专线,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五个认同”。
石嘴山市
石嘴山市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红石榴就业攻坚行动”做法经验、成效,提升知晓度和影响力。依托“石嘴山就业”等平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栏,拍摄民族团结主题宣传片,宣传“平等就业”“自主择业”等就业政策,让党的民族政策和就业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成e+青年创业孵化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主阵地,通过政策直播、入企探岗、创业沙龙等形式,累计推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信息300多期,阅读量超50万人次,进一步拓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宽度。
中卫市
中卫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学校教职工培训和宗教界人士“三定”学习内容,连续4年举办专题培训班,实现基层民族工作干部全员轮训,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基层基础。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成立宣讲团,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大宣讲活动120余场,覆盖2万余人次,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代表事迹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840余场次,“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各族群众心中。不断拓展实体宣传阵地,建设“红石榴”主题公园(街区)30个、主题长廊31个,开通“石榴籽”公交专列13辆,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有形有感有效中增进“五个认同”。
同心县
同心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青少年夯基育苗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政课核心内容,组建“书记+名誉校长”“五老+思想政治辅导员”“思政+学科教师”三支宣讲队伍,开展“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主题“开学第一课”1000余场次。建成青少年思政教育中心,打造铸牢主题文化长廊、展厅、红领巾阅读广场等教育阵地。依托24处红色文化遗迹,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排演“石榴籽”课本剧,培养600余名“红色小小讲解员”。深化闽宁协作,组织284名职校学生赴福建湄洲湾职校交流学习。举办“石榴籽”杯征文、知识竞赛及文艺汇演、志愿服务等活动360场次,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永宁县
永宁县打造“文旅+赛事+节庆”多元融合模式,串联县域旅游资源,将非遗、农特产品、美食、旅游、赛事有机结合,成功举办“锦绣永宁·美好旅程”文旅嘉年华、中国辉煌足迹火炬传承跑暨2025首届“闽宁薪火·山海情长”全民健身活动等10余项特色活动,吸引各地体育爱好者及游客近万人次参与,显著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推出“葡萄长廊·醉美红酒微醺线”“田园牧歌,乡村旅游畅享线”等7条主题旅游线路,融合农事体验、美食打卡、生态观光等多元业态,构建“农旅融合+全龄覆盖”的旅游新模式,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并围绕创新升级工程“十个一”旅游工作目标,编印《多彩闽宁行·别样山海情》宣传折页,系统整合闽宁镇文旅资源与特色IP,讲好山海协作故事,激活民族团结新动能。
灵武市
灵武市用体育搭台,常态化开展“体育七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成为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构建“品牌赛事+文旅推广+全民健身”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以体育架起友谊之桥。打造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杯”足球赛、“奔跑吧·少年”系列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联赛、“石榴籽齐运动 手拉手同相拥”等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活动150余场次。完善覆盖城乡和各族群众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常态化开展广场民族舞健身大赛、全民健身徒步走、“村BA”等全民健身活动200余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自治区各部门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