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宗教事务

民族宗教工作动态(第31期)

日期:2025-08-20来源: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访问量:


同心县

同心县思源实验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道德模范、感恩教育等 10 个长廊,建设独立图书馆、阶梯式阅读广场等公共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多读书、读好书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浸润。搭建“石榴籽校园电视台”,开展剧场展演等活动,师生以自导自演方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与旱天岭完全小学、菊花台完全小学开展“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等活动,与大洪沟小学、桃山小学开展“石榴籽手拉手”“云连线”主题活动,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城乡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践行者。

大武口区

大武口区以“一学堂一品牌一基地”为抓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采用“总堂+分堂”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红石榴学堂”专题讲座30余期,受众2000余人次。充分挖掘大武口“五湖四海”的移民故事、三线建设的奋斗故事、煤城转型的工业故事、战天斗地的红色故事、新时代互嵌式发展故事,不断提升大武口区工业遗址公园、石炭井影视基地等场所的“铸牢”内涵;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心、鸣沙社区“邻里汇”等新的示范点引导,干部群众在学、思、悟、感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贺兰县

贺兰县光明社区以辖区居民需求核心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中青年群体整合资源,邀请专业讲师和技术专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招聘活动,切实提升待业人员就业能力。同时,社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康复指导、家政清洁等服务,推出“常青学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针对儿童推出托育服务和“四点半”课堂,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的“看管育”难题。在文化建设方面,社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内涵,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乐享夕阳”等主题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培育邻里文化,展现“左邻右里·和光同明”的基层治理格局。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居民多样化需求,更促进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营造了团结互助、和谐共融的社区氛围。

中宁县

在中卫市委统战部、洛阳团市委、中宁县委统战部及中宁团县委的共同组织下,洛阳与中宁两地青少年开展“手拉手”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活动中,两地学生互赠特色礼物。洛阳学生赠送体现文化底蕴的纪念品,中宁学生回赠枸杞干果、手工香包等特产,表达诚挚情谊。洛阳学生介绍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并表演武术,展现武术之乡风采,中宁学生则展示“枸杞之乡”的物产与黄河风情,增进相互了解。此次活动深化了两地青少年友谊,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为青少年搭建了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盐池县

盐池县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浸润中不断深化。县文化馆积极与县五中、五小建立合作机制,开展“非遗育苗行动”进校园系列活动。将非遗保护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推出“非遗社团+课后服务+非遗研学”模式,通过现场教学、互动体验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组织中小学生、走进非遗传承基地,春雪文化产业园等非遗工坊开展实地研学体验,亲身体验非遗项目,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灵武市

灵武市精心举办文旅系列活动,社火展演、“乐动灵州”星空音乐季等30余项特色活动贯穿全年。策划推出“春风十里逛灵州”等主题线路、“黄河文化游”等7条精品线路以及“文博walk·穿越万年时空”等2条旅游线路,串联博物馆、稻米文化馆、水洞沟遗址博物馆等景点,以“立体史书”形式展示“会盟之地”的深厚历史底蕴,在宁夏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红山堡城址保护管理设施、水洞沟数字科普体验等重点项目稳步实施过程中突出运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各族群众在行走中感悟中华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联系电话:0951-6363291 邮编:75000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63号 网站标识码:6400000021 网站地图 宁ICP备1020027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