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赛事报道

赛场"民族风"
来源: 宁夏日报

 

 

 

 武术赛场上的父子兵

5月17日,一名运动员在武术项目决赛中精彩表演。记者 左鸣远 马楠 党硕 摄

 

   “加油!”“打得好!”……5月17日上午,在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传统武术套路比赛现场,一群功夫少年生龙活虎,比赛紧张而激烈。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参赛选手中,代表固原市参赛的拜海东和拜海名两位选手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是一对亲兄弟,父亲拜臣是他们的教练。
  “我家在泾源县米岗村,祖辈习武,我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舞枪弄棒。”今年52岁的拜臣说,平时不管多忙多累,练习武术一天也没有松劲。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也非常喜欢武术。
  这些年,拜臣父子先后在广州、银川的一些学校当过武术教练,还到浙江横店影视城当过5年“横漂”,在《烽火儿女情》、新版《乌龙山剿匪记》等影视剧中当过武打替身。2018年6月,回到固原,拜臣父子创办了固原市武术培训基地和硬汉格斗培训基地,招收了100余名学员。
  生活中是父子,训练场是师徒。“练起来,一个动作都不能少。”父亲的严格让拜海东、拜海名兄弟吃了不少苦头。“看着孩子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我有时候也很心疼。”拜臣对儿子充满疼爱。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坚持下来,他也深感欣慰。
  如今,父子三人开馆授徒,一家人都在为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武术贡献力量。拜臣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把中华传统武术传承下去。(记者 李志廷)

 

 

高脚竞速展“腿功” 

 

选手在高脚竞速200米决赛中角逐。记者 左鸣远 马楠 党硕 摄

 

 “啪!”……随着一声枪响,几位脚踩“竹马”的“巨人”开始在田径跑道上冲刺……5月16日下午,全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比赛在宁夏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场激情上演。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又称“竹马”,原本是苗族、土家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后来人们把踩“高脚马”发展为高脚竞速,成为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高脚竞速运动时运动员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近似之处,但不是‘踩高跷’。” 银川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白有智说,高脚竞速与田径有许多相通之处,队员保持好平衡性,就能掌握这项运动。高脚竞速运动员撒鸣剑说:“从事高脚竞速运动,腿部和上肢都需要足够的力量,而在‘竹马’上的踏蹬是往前倾斜的,没经过训练就想稳稳地踩着‘竹马’如风般奔跑,那是很有难度的。”

  “我们刚开始练的时候没少摔跟头,经过教练一个月的悉心指导,现在踩上去不但一点都不害怕,而且跑得也很快。”来自固原回中高二年级的海斌和其他两名男生代表固原市参赛,赛场上,他们踩在杆子上如履平地、健步如飞。(记者 李志廷)

  

 

毽球踢出 健康生活 

  “妈妈踢得好棒!这张照片发到微信群里!”5月16日下午,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赛前热身现场,来自中卫市的6岁小朋友李紫煜兴奋地为妈妈抓拍照片、点赞加油。妈妈马英作为中卫市代表队的运动员参加此次运动会毽球比赛。

  “踢毽子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儿时记忆。”38岁的马英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毽球比赛把女儿带来,是想让孩子在现场的欢乐气氛中受到感染,也能爱上踢毽子,将来母女两代人能有一份共同的回忆。

    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上世纪我国把踢毽子游戏划归球类运动,1984年正式将踢毽球列为全国比赛项目。

  “我们公司90%的职工都在踢毽球,这已经成为公司的一项特色文化活动。”此次运动会毽球竞赛副裁判长宋兴亮介绍,他所在的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自1997年开始组织职工参加毽球竞赛,在2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有了毽球俱乐部,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毽球教练。此次毽球竞赛裁判员孙永珍就是该公司的第一批毽球运动员,曾多次代表宁夏参加全国运动会、全国民族运动会。

    银川市代表队领队兼教练员景瑞玲也是一位毽球迷,她从2003年开始踢毽球,至今没有间断。“几乎天天踢,两个月就要换一双毽球鞋。”景瑞玲说,毽球在任何季节都能玩,场地可大可小,人数可多可少,在宁夏已经成为一项热门体育运动,仅她所在的宁夏毽球协会就有1000多人。“毽球给人们带来了健康,更带来了快乐,希望把这份运动乐趣传递给更多的人。”景瑞玲说。(记者 凌雁)

 

 

 

 

宁夏大学代表团进行赶牛项目表演。记者 左鸣远 马楠 党硕 摄

 

 

 

 5月17日,蹴球项目决赛在北方民族大学举行。记者 左鸣远 马楠 党硕 摄

 

 

 固原代表团进行打胡墼项目表演。记者 左鸣远 马楠 党硕 摄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杨兆莲